中欧运动品牌
中欧运动品牌介绍

推动“人工智能+”,成都与大湾区如何互促互惠?

发布日期:2025-01-25 00:29    点击次数:130

四川在线记者薛维睿

1月13日至17日,成都市新年首站投资促进系列活动在粤港澳大湾区举行,推动成都与大湾区互促互惠、协同发展。在此期间,“投资成都·百企同链”成都市武侯区(大湾区)人工智能产业专场推介会在深圳举行。

会上,现场集中签约奥素科技全国总部项目、升辉清洁科技西南总部项目、星辰新能研发营销中心项目等项目,签约额超6亿元。深圳市人工智能行业协会、深圳市智能交通行业协会专家现场分享产业前景,超30家大湾区人工智能产业链企业代表进行交流座谈。

促合作

成都与大湾区协同发展

人工智能产业是成都市31个主导产业和武侯区“4+3”主导产业之一。面对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机遇,成都与大湾区如何互补互促互惠,成为与会嘉宾的讨论重点。

“2019年到2029年是人工智能产业竞争的重要窗口期。”深圳市人工智能行业协会副秘书长陈鹏,分别就成都和大湾区在人工智能产业方面的优势进行了深入分析。“成都在智能制造与工业自动化、AI技术创新与基础研究、智慧医疗与AI健康技术、产业集群与创新生态、AI芯片与硬件等方面拥有独特优势;而大湾区在科技创新与研发能力、AI产业的商业化与应用场景等方面具备先天优势,拥有产业链完整、市场需求广泛等特点。”

现场交流分享

成都和深圳如何优势互补、共同发展?陈鹏认为,两地可从技术研发与产业应用、产业链、资本与市场等方面入手,进行产业结构互补。“成都的AI技术和算法创新可以与大湾区的应用场景(如智能硬件、金融科技、自动驾驶等)结合,推动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市场;成都的高校核心研究和技术向大湾区企业产业应用转化,AI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,完善大湾区智能硬件、消费电子等产业链;大湾区的资本市场活跃,拥有丰富的投资资源,成都则可以提供更加低成本、高技术含量的AI研发资源。”

“推动‘人工智能+’,除了要在数据、算力、算法等基础支撑上下足功夫,还需要政策的激励和人才的储备。”深圳市智能交通行业协会秘书长林驯提出看法。

抓机遇

以人工智能赋能高质量发展

作为成都市中心城区的武侯,未来如何抢抓机遇,进一步发挥人工智能的作用赋能经济社会发展?2025年,武侯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,开展“人工智能+”行动,积极构建算力、算法、数据一体融合的产业生态圈。

武侯区投资促进局相关负责人表示,“按照成都市人工智能产业规划,武侯区将从发展定位、行动指南科教资源、企业培育、应用领域等多个方面入手,不断推动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。”

活动现场

目前,武侯聚集了联想集团、浪潮信息等60余家重点企业,营业收入超30亿元。川大智胜、毫末智行等多家企业入选2023年度人工智能创新企业100强名单,数之联、爱迦飞诗特等5个项目入选四川省2024年人工智能领域首批项目,具有较强的人工智能产业基础。

“为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,武侯区拿出系列举措、支持政策。”武侯工业园区管委会主要负责人介绍,政策支持机遇方面,武侯区印发《成都市武侯区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(2024-2026年)》,力争到2027年人工智能核心产业产值突破50亿元,新增人工智能产学研联合实验室、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30家。空间供给机遇方面,武侯区着力打造人工智能产业新地标,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提供充足的载体空间。人才发展机遇方面,武侯实施“诸葛求贤”人才招引计划,以精准政策、全方位服务吸引人才、留住人才、服务人才。

接下来,武侯将持续发挥科教资源等优势,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、算力支撑能力攻坚等“六大行动”,打造全市领先的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地和应用示范区,为来蓉人工智能企业和人才提供发展机遇。



上一篇:没有了
下一篇:没有了

Powered by 中欧运动品牌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